发动机润滑油需要定期更换,这是保证发动机健康运行的核心保养措施之一。定期更换机油能避免润滑性能下降、杂质堆积等问题,从而延长发动机寿命、维持性能并降低维修风险。以下是具体原因和注意事项:
一、为什么需要定期更换机油?
润滑性能衰退
机油中的基础油和添加剂会随使用时间逐渐氧化、分解,导致油膜强度减弱。若继续使用,摩擦部件(如活塞环、曲轴轴承)的磨损会加剧,甚至引发拉缸、抱轴等严重故障。
示例:长期未换机油的发动机,拆解后可见活塞环被油泥卡死,气缸壁出现划痕。
杂质堆积与油泥形成
机油在循环过程中会吸附燃烧产生的积碳、金属碎屑、灰尘等杂质。若未及时更换,这些杂质会沉淀在油底壳或堵塞油道,影响润滑效果和散热能力。
风险:油泥堆积可能导致机油泵压力不足,引发发动机局部过热或润滑失效。
添加剂耗尽
机油中的清洁剂、分散剂、抗磨剂等添加剂会随使用逐渐消耗。例如,清洁剂失效后,积碳和油泥会加速形成;抗磨剂减少后,金属部件的磨损风险上升。
酸性物质腐蚀
燃烧产生的硫化物、氮氧化物与水蒸气结合会形成酸性物质,腐蚀发动机内部金属部件(如气缸壁、轴承)。定期更换机油可中和酸性物质,防止腐蚀。
二、不定期更换机油的危害
动力下降:润滑不足导致摩擦阻力增大,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。
油耗增加:活塞环密封性变差,燃烧室气体泄漏,燃油燃烧不充分。
噪音增大:部件磨损加剧,运转时产生异响。
寿命缩短:长期使用劣化机油可能引发发动机大修,维修成本高昂。
三、机油更换周期:如何确定?
更换周期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,建议参考车辆保养手册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调整:
时间/里程标准(以先到者为准)
矿物油:约5000公里或6个月。
半合成油:约7500公里或9个月。
全合成油:约10000公里或1年。
特殊场景:若车辆长期短途行驶、频繁启停、在特殊温度或尘土环境中使用,需缩短更换周期。
机油监测技术(部分车型配备)
机油寿命监测系统:通过传感器检测机油质量(如粘度、电导率),在仪表盘提示更换时间。
试纸检测法:取少量机油滴在试纸上,观察扩散环和沉积物情况,判断是否需要更换。
四、更换机油的注意事项
选择正规渠道机油
确保机油符合车辆要求的粘度等级(如5W-30)和认证标准(如API SP、ACEA C5)。假冒伪劣机油可能导致润滑失效或发动机损坏。
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
滤清器负责拦截机油中的杂质,若未及时更换,新机油会被污染,缩短使用寿命。
排放旧机油
更换前可短时间热车(约5分钟),使旧机油流动性更好,便于全部排出。同时检查油底壳放油螺栓是否漏油。
避免过量添加
机油量应位于油尺上下刻度之间。过量添加可能导致曲轴搅动机油产生气泡,降低润滑效果,甚至引发漏油。
五、延长机油使用寿命的建议
定期检查机油液位:若发现液位过低,需及时补充并检查是否漏油。
避免长时间怠速:怠速时燃烧不充分,易产生积碳,加速机油污染。
使用高品质燃油:低质量燃油含硫量高,易生成酸性物质腐蚀发动机和机油。